玉米南方锈病是一种由多堆柄锈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原菌主要在南方玉米周年种植区越冬,夏季随气流和风雨由南向北以夏孢子长距离传播,主要危害叶片、叶鞘,严重时也可侵染苞叶和雄穗。最适发病温度为24—28℃,且田间相对湿度高时流行迅速。近年来玉米南方锈病呈发生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趋势。据预测,今年玉米南方锈病在黄淮海玉米主产区偏重至大发生,全国预计发生面积8000万亩,发生流行盛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安全。为加强玉米南方锈病防控,特制定本意见。
一、防控策略
玉米南方锈病可防、可控,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健康栽培和田间管理,以保功能叶、促灌浆、保产量为目标,抓住大喇叭口至吐丝期的关键窗口期,结合秋粮作物“一喷多促”,及时选用对路药剂进行预防控制。
二、防控技术
(一)科学选药防治。根据玉米南方锈病应急防治推荐用药名单,在发病初期选用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氟环唑、醚菌酯·氟环唑、嘧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嘧菌酯、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戊唑醇等药剂,按照标签推荐使用剂量叶面喷雾防治,视发病严重度、气候因素,隔7—10天再次施药防治。施药时可添加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诱抗剂或芸苔素内酯、三十烷醇、噻苯隆、芸苔素内酯、胺鲜酯、二氢卟吩铁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玉米植株恢复生长,提高抗病、抗倒伏、抗逆能力。
(二)安全高效施药。合理选用施药器械,优先选用植保无人飞机等航空植保器械喷洒作业,作业时环境风速应小于3级,亩喷液量1.5—3升,并在药液中添加植物油类、有机硅类和高分子聚合物类的沉降剂、抗蒸发剂等适宜飞防的助剂,根据株高和种植密度调整喷液量,确保整株叶面均匀喷雾。施药时间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选择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遇风力大于3级以上或下雨天气,应停止施药。作业人员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开喷雾下风位,严禁在施药区穿行,作业时禁止吸烟及饮食。
三、防控要求
(一)强化责任落实。充分认识抓好玉米南方锈病防控对保障玉米稳产丰收的重要作用,切实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负责”防控工作机制,立足预防、抓早治小,加强组织领导,细化防控措施,确保防控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二)强化统防统治。结合秋粮作物“一喷多促”,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各类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大力推行统一施药喷防作业,切实提升玉米南方锈病防控时效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
(三)强化指导服务。各级植保机构应加强监测调查,明确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危害情况,细化技术措施,突出把好选药、用药关,关键时期深入一线开展指导服务,确保防控技术措施落实到田。
(四)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以及发放明白纸、技术培训、田间观摩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玉米南方锈病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控的必要性,普及病害防控知识技能,提高种植户防治的积极性、主动性。
李四:一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