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益农社 切换
登录
  • 服务商申请
  • 益农社申请
  • 旗舰店申请
| 免费注册 |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大数据
  • 天津市
    • 综合数据
    • 公益便民
  • 市辖区
    • 蓟州区
    • 宝坻区
    • 武清区
    • 宁河区
    • 静海区
    • 滨海新区
    • 东丽区
    • 津南区
    • 西青区
    • 北辰区
| 大数据平台 | 管理平台 | 手机客户端下载
  • 首页
  • 综合信息
    资讯信息 通知公告 全国联播 村站资讯
  • 公益服务
    天津网上办事大厅 12316服务 法律快车 天津气象
  • 便民服务
    手机充值 生活缴费 快递查询 违章查询 医院挂号 飞机票 火车票 酒店预订 土地流转 供求信息 金融服务 招聘服务
  • 电子商务
    旗舰店 农产品商城 农资商城 区域电商 生活商城 出村优品
  • 培训服务
    益农社培训 农业技术 天津农业科技 手机应用服务 农业远程教育
  • 乡村旅游
    精品线路 农庄园区 乐在农家 精品民宿 津门百科
  • 专题专栏
    龙头企业 农业部定点市场 市场行情 津农精品 农资店铺 农机购置补贴 国际茶日 溯源产品 物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信息 >> 新闻资讯 >> 全国联播 >> 详情

产业“嵌进去” 扶贫“兴起来”

发布时间:2020-03-19 总浏览量:565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查看新闻来源

3月7日,记者走进宝鸡市太白县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的温室大棚,棚内圣女果、生菜、甘蓝等长势喜人、生机盎然,工人们正在忙着除草采摘。产业园内,像这样的温室大棚共有60多座,吸纳周边64户贫困户就业。

近年来,宝鸡市在推进脱贫攻坚中,打造出“嵌入式”产业脱贫模式,让不同类型的贫困群众和经营主体,在利益联结机制的带动下,结成市场化经营的“集成模块”,让贫困群众获得更多收益,稳定脱贫。2019年5月,扶风县、太白县、麟游县、千阳县、陇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宝鸡市实现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

镶嵌特色 做强优势主板

李祥华是凤县平木镇刘家庄村林麝养殖户,仅去年,他养殖林麝的收入就达到了4万多元。“不仅是我,周围的人都因为一只小小的林麝,日子越过越好。每天苦点累点不算啥,我们有信心脱贫致富!”

一个秦岭中的小县,麝香产量占全国70%,年产值超过2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林麝养殖基地。随着林麝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形成,林麝养殖产业在脱贫攻坚中能脱贫、稳得住、不返贫的作用日益彰显。

凤县的林麝为什么能做到全国第一?除了自身自然条件、养殖历史之外,更重要的是选准、做大了“特色”二字。

为了鼓励全市扶贫工作中做强优势板块,宝鸡市按照“3+X”产业布局,制定出台《关于落实“3+X”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实施意见》,将全市60%以上的专项扶贫资金用于产业扶贫,不断提升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开发。陇县和千阳县被国际山羊协会分别命名为“世界生态羊乳名城”,太白县成为全省最大的高山蔬菜生产基地,麟游县成为全省结构调整示范县,陈仓区西部山区通过发展中药材、旅游产业,填补了区域产业发展空白。目前,宝鸡市521个贫困村均有特色主导产业,有劳动能力的7.7万户贫困户实现了中长线特色增收产业全覆盖。

镶嵌品牌 实现三产融合

找准了特色产业,还要在提质增效、打造精品上下功夫。

渭滨区神农镇刘家槽村,足足2000亩的樱桃已经挂果。村民告诉记者,每到樱桃采摘季,樱桃园里人潮涌动,摩肩接踵。

宝鸡市区周边种植樱桃的镇村并不在少数,为什么每年宝鸡市民提起采摘樱桃、购买樱桃,都会首先想到刘家槽村呢?

这就是刘家槽村樱桃“品牌”的力量。

为了让更多人记住刘家槽村的好樱桃,渭滨区连续多年组织举办樱桃“选美”活动,选出樱桃种植的“明星户”和经营守信的“诚信户”,不仅扩大了宣传,还提升了贫困群众参与种植的积极性。为了助力樱桃销售,村上成立了专门的大樱桃合作社和樱桃协会,由龙头企业和致富能人带着群众一起找销路。除此之外,渭滨区还组织电商企业和快递公司设立“扶贫帮扶点”,帮助贫困群众掌握网络销售技术,最大程度致富增收。

有这样的品牌建设,哪怕是大樱桃市场销售整体低迷的年份,刘家槽村大樱桃也不愁卖,各家快递公司纷纷入驻果园,村上的大樱桃不仅卖了好价钱,而且年年提前清园。

在全面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宝鸡市实施“十园百企千亿”工程,建立10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培育100户年产值超过亿元的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目前,“十园百企千亿”工程已建成陇县羊乳品、千阳果汁、扶风烘焙食品、太白蔬菜加工等7个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园区,聚集农产品加工企业102家,农产品加工比值达到2.1:1,吸纳带动贫困群众3.43万人。

在全市的大力扶持和推广下,宝鸡市贫困地区已认证无公害生产基地102个,绿色产品38个,有机认证产品41个,5个贫困县全部通过无公害整县环评;“宝鸡蜂蜜”“院州枝桃”等一批特色农产品通过了地理标志登记,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品牌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镶嵌产业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陇县温水镇村民绳林娟是个勤快人,她每天一起床就赶到自己承包的13座香菇棚内细心查看香菇的生长情况,哪些香菇该摘了,哪些香菇还得再长几天,说起香菇就滔滔不绝的绳林娟俨然一个“香菇通”。自2019年7月绳林娟参加“借袋还菇”以来,小小的香菇就成了她脱贫致富的“钱袋子”。

陇县宏盛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李晓宏介绍,“借袋还菇”模式是企业免费为贫困群众提供生产菌棚,免费供水供电,免费提供生产全程技术培训,并按每棚8000个食用菌袋的标准借给贫困群众。香菇成熟采摘后企业按每公斤6元的保底价回收,贫困群众每季每棚保底收入8000元,低于保底收入的由企业补差给贫困群众。香菇一年最少生产两茬,贫困群众保底收入就有1.6万元。

“借袋还菇”有政府保障、企业兜底,这让大家没有了顾虑,许多像绳林娟一样的人纷纷积极投身香菇种植业,用劳动创造财富。这种正向激励的作用,使贫困群众零投入、零风险进入产业链,将脱贫希望牢牢握在了自己手中。

通过扶持市场经营主体,让贫困群众主动嵌入“市场导向、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集成模块”,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稳定脱贫,这是宝鸡市在脱贫攻坚战中打出的一张王牌。目前,全市累计扶持龙头企业198个、合作社1062个、现代农业园区208个,辐射带动275个村发展产业脱贫,引领6万多户贫困户发展了致富产业。

“以往农闲时,大家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在家里打牌闲聊。海升的园区建起来后,家门口就有了能打工挣钱的好去处,也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村民乔凤娥说起家乡的变化赞不绝口。

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宝鸡市向每个贫困村注入20万元到50万元财政资金,村集体经济将利润的20%用于集体积累,80%用于贫困户分红。全市所有贫困村实现合作组织全覆盖,惠及贫困户31383户,带领更多群众走上致富快车道。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热点新闻

  • 凝心聚力 携手推动天津农业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 市农业中心组织本市优质桃种植主体参加京津冀中熟桃擂台赛并斩获佳绩
  • 市农业中心圆满完成我市全域名特优新农产品资源普查外业调查工作
  • 市农科院畜牧所养羊团队助力宁夏同心县黑滩羊种业发展
  • 新手指南
    免费注册
    客服中心
  • 商户合作
    旗舰店申请
    广告合作
  • 用户帮助
    服务协议
    退款承诺
  •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 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河南新农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豫ICP备14004304号
当当网 | 苏宁 | 梦芭莎 | 红孩子 | 亚马逊 | 财付通 | 快递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