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植到收购、从流通到加工,随着玉米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玉米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避险需求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玉米期货应运而生。自2004年9月恢复上市以来,二十年风雨兼程,玉米期货已深深融入玉米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2014年12月玉米淀粉期货上市后,进一步为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避险工具。
玉米是中国当前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大的作物,涉及万千农户。玉米还是产业链最长、下游产品最丰富的粮食品种。因而,事关玉米的每一次政策调整和价格波动,都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种植到收购、从流通到加工,随着玉米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玉米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避险需求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玉米期货应运而生。自2004年9月恢复上市以来,二十年风雨兼程,玉米期货已深深融入玉米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2014年12月玉米淀粉期货上市后,进一步为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避险工具。
面对参与门槛较高的期货工具,广大种植主体如何受益其中?企业如何运用期货工具规避风险、提升效益?各产业主体参与期货市场又需要迈过哪几道坎?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看期货工具一路走来如何护航玉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农户抵御风险有了新“法宝”
说起期货服务“三农”,有这样一件往事流传至今为人津津乐道:2003年9月,国际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启动了一波快速上涨行情,创10年新高。但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黑龙江的豆农还在根据去年秋天以及周边商贩给出的收购价,以很低的价格出售。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大商所给黑龙江省委主要领导写了一封《关于确保种豆农民增收的紧急建议》的信,提出希望引导农民关注期货行情,把手中的大豆卖上好价钱。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黑龙江媒体连续播报大豆期货行情,产区收购价格迅速与销区价格对接并持续上调,豆农的种植收益由此得到充分保障,也第一次尝到了期货市场的“甜头”。
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农户的生产决策和收入水平。“一封信”带来的连锁反应证明,用好期货工具可以拉近农户与市场的距离,对现货市场的价格作出正确判断。但期货作为一种复杂的金融工具,参与门槛较高,广大农户群体长时间以来游离于农产品期货市场之外。
“在常年深入田间地头宣传调研、推动市场信息免费下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期货市场相对专业且小众,很多农民没听过、不了解,接触和学习的意愿不强,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也相对有限。”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于期货,农民对保险的接受度明显更高,不少农民都希望保险能在价格风险保障上进一步发挥作用,借助保险的“群众基础”将期货市场和农民联系起来,或许是一条非常值得探索的道路。
2015年,玉米临储政策即将变动的消息牵动着广大玉米种植户的心弦。在此背景下,大商所推动人保财险与新湖期货达成业务合作协议,通过参考玉米期货价格设定目标价格,为辽宁义县两家合作社的1000吨玉米提供了价格保险,当玉米实际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农户即可获得保险公司赔付。
人保财险通过向新湖期货购买场外期权转移承保玉米的价格下跌风险,新湖期货则通过期货市场实现风险的再转移,风险管理闭环就此形成。就这样,我国首单“保险+期货”在玉米品种上诞生了,期货业与保险业合作精准服务“三农”的新篇章就此翻开。
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回忆道:“除了产量险外,价格险也是农户所急需的。我们之前有尝试直接运用场外衍生品和订单农业,帮助种植户解决卖粮难、卖价低的问题,但农户对期货市场认知度有限,期货公司的网点也有限,想要规模化推广非常困难。而‘保险+期货’既解决了农户无法直接参与期货市场的难题,又化解了保险公司过去因为没有风险对冲手段而无法推出价格保险产品的困境,初步证明了该模式在保障农业经营主体收入上的作用。”
2016年,实行了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正式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没有临储收购价作为参考,玉米价格直面市场波动,农户对管理价格风险的诉求也较以往更为强烈。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
在顶层设计的定调和种植主体的需求下,发源于辽宁义县的“保险+期货”模式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以义县为起点,玉米“保险+期货”项目开始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落地。据统计,2015年以来,大商所共计支持开展了199个玉米“保险+期货”项目,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南、河北等18个省(区),涉及现货量1147万吨,惠及农户11.9万人,实现理赔6.06亿元。
自2016年至今,黑龙江桦川县已连续多年落地“保险+期货”项目。桦川县百禾浆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户王大江便是受益者之一。王大江至今还记得,正是因为2019年加入“保险+期货”项目才成功扛过了那一年的内涝,顶住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王大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2019年种了10垧(1垧=15亩)地的玉米,本来得损失2万多元,但正是因为有了“保险+期货”的保障,自己还是安稳挣了2万多元,抵御风险有了新“法宝”。
桦川县副县长孔祥林告诉记者,2019年桦川县因遭受台风、连续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内涝灾情,直接导致全县玉米减产五成左右,部分地块甚至绝产,而且那一年行情也不好,从入夏后玉米价格就一路走低。不过正是因为当年开展了“保险+期货”,平均下来一垧地能赔付4025元,全县共计拿到了8787万元的赔付,赔付率达375%,有效保障了玉米种植户收入,也解决了农民来年种地的能力问题。
正是这次赔付让“保险+期货”项目在桦川县深入人心。如今,当地不少农户每年都会主动问起“保险+期货”的开展情况,觉得参与了“保险+期货”种地才踏实。
经过多年的摸索,桦川县形成了一套开展“保险+期货”项目的规范流程。“每年开展项目之前,我们会先全面收集全县的种植面积、种植品种、农户数量等相关数据,并与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共同探讨项目方案,确定保障收入、目标产量、理赔依据等细节,制定工作方案。”孔祥林说,到了秋收时节,保险公司会全面开展粮食测产工作并进行公示,测产后再与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结合实际产量及产品期货价格共同确定赔付标准等理赔要素,并将最终赔付结果进行公示,而后支付赔款。
助力企业稳健经营 期货有何妙用?
玉米有“饲料之王”之称,饲料消费是玉米最大的消费去向。玉米也是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大集团”)饲料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在海大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期货工具扮演着重要角色。
2006年时,海大集团的饲料产量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吨,饲料成本对公司效益的影响愈发明显。回忆当时的情景,海大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调查发现,粮价年波动率在20%至30%,而海大集团的净利润率才3%至4%。饲料行业本来就利润微薄,这样的粮价波动我们可承受不起,所以必须利用期货工具来规避风险。”为此,海大集团当时专门组建了相关团队,并在日常采购中建立起期货业务与现货业务有机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
2020年我国生猪生产持续向好,养殖利润丰厚。玉米作为能量饲料是猪饲料的主要原料,生猪养殖企业补栏积极性高涨推动着饲料玉米的供需缺口越来越大,这引发了饲料企业对粮源稳定供应上的担心。
“饲料行业连接着种植业与养殖业,有着低毛利、高周转的行业特性,生猪养殖的好效益带动了饲料玉米的消费,所以能够提前锁定远期货源,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海大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了利用期货工具拿下远期货源的一件案例。
当时海大集团根据生产需要,计划2020年4月在锦州港采购3万吨玉米,但与农产品贸易和加工企业路易达孚(上海)有限公司的谈判过程并不顺利。
双方的关注点聚焦于采购价格。一方面,海大集团既要保障3万吨优质玉米得到供应,又希望可以用不高于心理预期的价格进行采购。另一方面,对于路易达孚(上海)有限公司而言,采用远期“一口价”模式海大集团并不买单,现货即期销售的模式又可能无法获取预期的收益。
面对两难局面,基差定价这一新型定价模式为传统贸易模式打开了新思路。
什么是基差定价?即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不确定具体成交价格,而是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对合同标的物进行实物交收,并规定以该标的物期货价格为基准,加上双方事先约定的基差(现货和期货价差),确定销售价格,进行货款结算。基差是连接产业与期货市场的中间环节,受到上下游市场基本面的影响,并不孤立存在。
具体来看,双方以“玉米期货2005合约期货价格+基差”作为贸易的成交价格,海大集团可以在点价期内选择合适的价格进行点价,并以该价格作为最终的贸易价格。与此同时,路易达孚(上海)有限公司在签订合同的同时,在期货市场进行卖出玉米期货并买入玉米看涨期权。如此,双方对控制采购成本和保障销售收益的需求均能得到满足。
玉米除了加工成饲料用于发展养殖业,还可以成为工业原料。黑龙江省玉米行业协会秘书处主任李明伟介绍,我国市场上需求玉米的企业主要有三类,分别是食品加工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和玉米深加工企业,随着加工层次的不断加深,形成了玉米加工产业链条。2023年全国玉米深加工年加工玉米能力1.202亿吨,产值达2500亿元。
玉米价格的波动关系着玉米淀粉的生产成本,玉米深加工企业的避险需求也愈发强烈。面对这一行业现状,在玉米期货恢复上市10年之际的2014年,玉米淀粉期货正式上市。玉米淀粉期货与玉米期货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期货交易品种序列,进一步丰富了市场上玉米产业链交易品种体系。
潍坊盛泰药业有限公司(下称“盛泰药业”)从2014年玉米淀粉期货上市之初就开始接触期货市场。“在缺乏相关期货品种的情况下,企业只能通过现货市场进行交易,面临市场价格的波动和现货成本的不确定性。”在盛泰药业总经理助理赵松看来,随着玉米期货和玉米淀粉期货的推出,企业拥有了远期购销的手段,不仅可以通过玉米期货、玉米淀粉期货等期货合约达成远期交易,还能基于期货市场来管理加工利润。
据赵松介绍,2024年11月,盛泰药业就已经和部分下游客户签订了2025年全年的供货协议,目前盛泰药业大约30%至40%的销售是以基差等远期交易方式完成的。
连接期货与现货的交割有啥讲究?
交割环节作为联系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纽带,是商品期货交易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中,交割质量标准和相关规则制度为买卖双方在合约到期时交割怎样的商品、如何交割商品提供了明确指导,其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期货的功能发挥和市场参与程度。
二十年来,大商所始终密切跟踪玉米现货市场,先后对玉米期货以及玉米淀粉期货的交割质量标准和方式进行优化调整,为各类产业主体更好运用期货工具打下了坚实基础。
容重是衡量玉米品质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玉米籽粒的饱满程度。容重越大,说明空瘪的玉米越少,质量也就越好。在近年来现货市场中玉米品质和市场对容重标准要求总体提高的背景下,大商所先后于2014年和2023年两次调整玉米期货交割质量标准,调整的核心都是提升容重指标。
“调整后的标准品更加贴近主流玉米,提升了期货价格代表性,体现了优质优价,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农民种植收益,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玉米期货开展套期保值或基差贸易。”中粮贸易玉米中心总经理柴小峰认为,大商所在确定玉米期货交割质量标准的具体调整指标和调整幅度时,充分考虑了玉米生产、流通和消费实际。
针对玉米淀粉期货,大商所2024年11月对交割品包装规格的优化也得到了产业界的广泛欢迎。记者了解到,玉米淀粉期货上市初期,为了兼顾市场不同包装规格,规定交割品包装可以为一大一小两种包装规格,但随着玉米淀粉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主流包装规格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包装占比不断提高。此外,不同包装的玉米淀粉在运输和下游加工投料时难以兼容,提升包装规格的适配性势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大商所面向市场进行了充分调研论证,最终确定方案。修改后的交割质量标准不再将交割品包装规格限制为40kg或830kg,而是可由厂库和提货方协商。如果协商不成,提货方可以在厂库提供的1至3种兜底包装规格中选择。优化后的规则已于2024年11月向市场发布,并自12月起在新注册的仓单上实施。
与交割质量标准调整相伴的,还有交割区域和制度的扩展和优化。2016年,玉米临储政策调整后,玉米期货将直面大量临储玉米走向市场、交割量可能大幅增加的挑战,而集中在辽宁沿海港口及周边地区的玉米交割库也将面临库容紧张以及交割区域覆盖面不足的压力。
对此,大商所在玉米临储政策改革前就未雨绸缪,首次提出实施集团交割的解决方案。所谓集团交割,是指以大型集团为抓手设立集团库,以集团信用作背书设集团库分库,分库办理交割业务产生的风险由集团库承担的模式。大商所于2016年将玉米交割区域由辽宁扩展至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份,于2017年正式推出集团交割业务并开始征集、设立集团库及分库。
在黑龙江源发粮食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看来,集团交割制度下,玉米期货交割区域覆盖省区不断扩展,方便了实物就近交割、降低了交割成本、提高了交割效率。这不仅为企业运用玉米期货管理价格风险提供了便利,也有助于稳定产区价格、保护农民利益,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玉米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用好期货工具需要迈过几道坎?
二十年风雨路,从玉米期货到玉米淀粉期货,玉米产业链上的期货品种渐趋完善,对于提高玉米市场透明度和效率以及保障我国玉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从种植农户、饲料生产企业,再到玉米深加工企业,要用好期货工具还需越过这么几道坎。如果此前对期货市场知之甚少,那参与其中要突破的第一道坎就是“心理关”。
要让农民干,先让农民看。孔祥林告诉记者,“保险+期货”虽然已经实施多年,但仍有部分农民因知识水平、风险意识、接受新事物能力等原因,未充分认识到“保险+期货”的有效性。所以由政府主导推进宣传还是十分重要,只有让农户切实看到“保险+期货”的作用,才能逐步实现农户自主积极参与。
“推进‘保险+期货’过程中我们会充分做好前期调研,深入乡镇调查了解种植农户参与意愿,了解项目实施成效及农户的认可度,再具有针对性地展开宣传。”孔祥林说,宣传讲解要通俗易懂,接近农民的习惯与语境,以农民的语言向其讲解,将其从“高大上”转变为“家常嗑”。
相比之下,历经市场洗礼的企业,主动寻求避险工具的积极性往往更高。回忆起决定投身期货市场那段往事,海大集团相关负责人至今记忆尤深。当时在海大集团负责采购工作的许英灼在向公司创始人薛华提议尝试利用期货工具来规避风险时,自己的内心也十分忐忑,甚至提出先自掏腰包试试看,亏了算他的。不过在薛华看来,既然这么重要就得公司来做,亏了算公司的。正是凭着这股闯劲儿让海大集团步入期货市场。
突破“心理关”之后,“思维关”成为接下来将要面对的第二道坎儿。何谓“思维关”?即现货思维和期货思维在期货交易中如何灵活切换应用的一种能力。
一位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期货交易的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有的企业在期货交易中有着现货交易的思维惯性,一味只寻求最低价格点,而未充分意识到预先锁定价格对于稳定利润或保障采销量的重要性。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因此,不应简单将现货时点的价格与期货盘面直接对应,而是应关注其发展趋势。“捕捉这些趋势并非易事,这要求经营人员具备对远期市场的预判能力,需经过多次实践与摸索才能逐渐掌握其规律。”
从突破“心理关”到迈过“思维关”,产业主体在拥抱期货市场的过程中,不仅体现出个人认知轨迹的改变,也会推动经营理念不断升级。
随着对期货市场认识的逐渐深入,盛泰药业就在2017年确立了以加工利润管理为主线的期货操作思路。“加工企业的管理核心在于以较低成本采购原料并以较高价格销售产品,从而实现加工利润。我们可以从原料、产品及相关期货品种中选择最合适的采购和销售方案,不仅增加了交易方式,还提供了更多交易时间点,使企业能够更灵活管理加工生产工作。”赵松说。
需要指出的是,对位于种植一端的农户来说,参与“保险+期货”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问题需要面对:保费能否承担得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农村地区推广“保险+期货”的过程中,除了宣传推广之外,还需迈过“保费关”。相比传统农业成本保险,期货价格保险具有高保额的同时,也伴随着高保费。对此,有业内人士介绍,“保险+期货”模式中的保费来源目前为多方共担的模式,现阶段主要依靠期货交易所、各级政府财政、农户和期货公司。开展纯商业性的“保险+期货”,让农户完全自缴保费会影响到农户的积极性。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7月,黑龙江启动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玉米收入保险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由保农业生产部分成本逐渐向保总成本、保收入转变。尽管实施试点后保费大幅度增加,但相应的财政补贴资金额度也大幅度增加。
在多年试点的基础上,2024年中信期货联合平安财险在哈尔滨市宾县开展财政补贴性玉米收入险33.65万亩。常年在黑龙江推广开展“保险+期货”项目的中信期货工作人员王延宏向记者介绍了该项目中保费多方共担的情况:“中央、省和县三级财政分别按照45%、25%、10%的比例对保费进行资金补贴,农户只需缴纳剩下的20%就能参加到‘保险+期货’项目中,平均下来一亩地只需要17元,就可以保障一亩地1074元的收入,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财政补贴性收入险采用‘保险+期货’的模式不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转移价格端的风险损失,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再保险的作用,也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王延宏看来,“保险+期货”在当地农户心中积累下来的影响力十分难得,各地探索实践后摸索出的一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也十分宝贵,所以推动“保险+期货”项目应量体裁衣、循序渐进,才有助于项目的可持续性。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期货业协会于2024年12月发布《期货公司“保险+期货”业务规则(试行)》,这意味着首份行业自律规范性文件正式出炉。谈及可持续性,中国期货业协会在规则起草说明中明确指出,大国小农国情决定了“保险+期货”长期存在的必然性。“保险+期货”承载着特殊的为农服务的国家使命和责任,虽底层实质属于衍生品交易业务,但不宜将其视为纯金融交易属性的业务,应当有特殊的制度安排。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