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上曾经有过三座吊桥,其中两座是由码头演变来的,一座是修桥时搭建的,我们就从这座搭建的吊桥说起。
这里是北安桥。时间倒回这座桥的从前,桥是木结构的,从桥身到桥下都用很粗很大的木头搭成。到了1973年,要把木桥拆掉,建一座钢筋水泥大桥,为了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就在桥的旁边建了一座铁索吊桥。
这座吊桥架在原桥的上游,桥的两头高出地面很多。为了架起铁索,桥的两端建有很高的水泥墩子,桥口还有防止三轮车上桥的障碍物,这种吊桥只可以通过自行车和儿童小推车,要知道,那时的自行车也是很少的,也是个别人才能买得起、有办法买得到的。
实际上,在海河的老桥中,北安桥是最年轻的一座,也是唯一不可以开合的桥梁。北安桥虽然历史不长,但是却几度更名。之前,这里曾经是一处往来两岸的摆渡口,1939年,为了方便日意租界之间的交通,此处开始修建木桥。新建时,是木结构的白茬桥梁,由于西岸是日租界,所以取名“日本桥”,老百姓俗称为“新桥”。我们今天仍然可以从老照片上,清晰地看到“日本桥”字样。
1945年抗战胜利后,更名为“胜利桥”,到2000年经过升高扩宽,成为现在豪华的北安桥。从“新桥”、“日本桥”、“胜利桥”到“北安桥”,一座桥梁几次名称的变换,见证了天津70多年的历史。
我们再来说第二座吊桥,它就是广场桥。广场桥实际上是一处渡口,叫马家渡口。这个渡口从解放前若干年到解放后的若干年,一直为天津的老百姓服务,风雨无阻。上世纪60年代末废弃了渡口,在此处兴建了一座铁索吊桥。
这座吊桥存在了很长时间。此后,由于铁索吊桥安全性较差,部队架设了一座用三角铁组装的钢质桥梁,取名“战备桥”。1981年到1982年改建成钢筋水泥桥,因为毗邻中心广场,故命名广场桥。到2007年,经过近三十年的风吹雨打,广场桥桥体老化,交通功能逐渐减弱,为满足海河提升改造后通航的需要,广场桥退役,建起一座雄伟的大沽桥,它构思新颖独特,由两个不对称的拱圈构成“日月拱”,大拱象征太阳,小拱象征月亮。
好啦,我们要说的第三座吊桥,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赤峰桥。赤峰桥河西连赤峰道,河东接六纬路,是一处交通要道。说它具有历史意义,是因为它原来也是渡口,但这个渡口的来历就有些与众不同了。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天津被迫开为通商口岸,英、美、法三国首先将位于城南的紫竹林村沿河一带划为租界地,当时人称“紫竹林租界”。英租界和法租界先后在紫竹林沿河一带修建了“紫竹林码头”,就是后来的大同道渡口。码头初名“怡和码头”,后改称“颐中渡口”,1949年更名“大同道渡口”。
1971年,这里废弃了码头,建立了一座铁索吊桥,一直到1981年10月才被新建的赤峰桥取代。2008年8月,一座海河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天津之舟”过河立交桥呈现在人们面前。历史文脉在这里体现,赤峰桥是海河桥梁史上的伟大杰作。
这就是海河上三座吊桥、也是后来的三座大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