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小站稻以品质优异名扬海内外,今年的“津菜、津渔、津稻边疆种养行动”,将优质的小站稻品牌引入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优质小站稻品种的秧苗正在该地区插秧种植。
按照《天津市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协作和支援合作2025年实施方案》关于“持续开展津菜、津渔、津稻边疆种养行动”工作安排,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启动天津小站稻优质品种在新疆和田地区种植项目。在前期调研及赴疆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过与和田地区农业农村局、于田县政府充分沟通,决定在于田县启动“津稻疆种”工程试验示范项目,并分为试验示范与推广扩面两期进行,2025年启动第一期试验示范。
这段日子,天津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机化处杨永安的上班地点,从天津变成了新疆于田县,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保证小站稻的插秧顺利进行。杨永安说,机器插秧的方式,这里的农民从来没见过。
改变播种方式推广基质育秧
新疆和田地区自唐代起就有水稻种植历史,现今大约有7万亩的水稻种植面积且水源充足,但种植的品种不多,而且种植技术落后,使得水稻的育、繁、推体系不完备。以于田县为例,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约4万亩,但由于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壤盐碱化严重,直播技术产量不高等问题,造成当地稻米优质不优价。按照国家审定稻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划分,天津与新疆和田地区同属北方中早粳晚熟类型区,气候类型、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品种特性及生产实际等因素基本一致,这些条件为小站稻在新疆种植提供了基本要素支撑。
杨永安说他和来自天津的水稻种植专家专门针对这些特点,研究出了提前灌溉保持湿度的方式。和田地区水稻少有病虫害发生,土壤和空气均无污染,天津小站稻在当地种植后,品质上还会有提高。
推广优质稻种“津稻疆种”
近年来,天津市育成了一批超高产、超优质、抗逆性强,广适性好的小站稻新品种,使得天津小站稻单产自2018年连续5年列全国粳稻区首位。
市农业农村委表示,2025年计划在于田县引进16个小站稻优质品种进行试种和示范,品种有“津原U99”“津原89”“津原T8”“津原U999”“津原97”“津原986”“津原58”“津原66”“津原黑1号”“津原润1号”“津原红1号”“津糯3号”“金稻919”“津育粳22”“津川1号”及“天隆粳619”。种植面积500亩,与当地主推水稻品种作对照,进行优质品种筛选,筛选2—3个品种作示范田,最终筛选确定适合和田地区种植的最佳水稻品种,建立最优技术体系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种植模式。
专家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
为确保“津稻疆种”种植效果,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组织技术专家专门研究天津小站稻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的引种试种,制定小站稻品种引进筛选及配套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同时还组织了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当地开展技术指导,并为当地提供1800袋基质、5200斤种子及2万张秧盘的物质保障。同时,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也入驻于田县试验示范基地,全程指导棚室改造、水肥一体化设施安装调试,只用9天的时间就指导完成了闲置大棚升级改造成工厂化育秧基地,用3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播种。
“插秧结束,等到水稻施完第一次肥,我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杨永安说,接下来还会有技术人员从种植、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支持,并时时关注津稻品种的田间表现。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