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益农社 切换
登录
  • 服务商申请
  • 益农社申请
  • 旗舰店申请
| 免费注册 |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大数据
  • 天津市
    • 综合数据
    • 公益便民
  • 市辖区
    • 蓟州区
    • 宝坻区
    • 武清区
    • 宁河区
    • 静海区
    • 滨海新区
    • 东丽区
    • 津南区
    • 西青区
    • 北辰区
| 大数据平台 | 管理平台 | 手机客户端下载
  • 首页
  • 综合信息
    资讯信息 通知公告 全国联播 村站资讯
  • 公益服务
    天津网上办事大厅 12316服务 法律快车 天津气象
  • 便民服务
    手机充值 生活缴费 快递查询 违章查询 医院挂号 飞机票 火车票 酒店预订 土地流转 供求信息 金融服务 招聘服务
  • 电子商务
    旗舰店 农产品商城 农资商城 区域电商 生活商城 出村优品
  • 培训服务
    益农社培训 农业技术 天津农业科技 手机应用服务 农业远程教育
  • 乡村旅游
    精品线路 农庄园区 乐在农家 精品民宿 津门百科
  • 专题专栏
    龙头企业 农业部定点市场 市场行情 津农精品 农资店铺 农机购置补贴 国际茶日 溯源产品 物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信息 >> 新闻资讯 >> 资讯信息 >> 详情

天津市武清区:从“穷窝窝”到“金招牌”乡村振兴的微观实践

发布时间:2025-05-26 总浏览量:5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在京津走廊的黄金节点上,有这样一座小村庄,环境优美,设施完备,不仅是天津市远近闻名的现代设施农业基地、香味葡萄基地、市级生态文明村、天津市十大美丽乡村之一,更是全国文明村和“2011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如今,这里宜居宜业的幸福图景,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它就是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灰锅口村。

葡萄藤上结出“致富果”

灰锅口村地处武清区中南部、京津走廊之间,距北京60余公里,距天津市区30公里,京津塘高速公路、津蓟铁路穿村而过,武宁路、杨北路等主干路网环村而行。

几十年前,这里还是“大田作物难糊口”的贫困村,村民收入低,甚至还有人借粮度日。后来,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养鸡,村集体还办起了皮鞋厂、铸造厂、酒精厂等乡镇企业。有了这些收入后,村里修路、建养老院、建小学教学楼,打好了村里发展的底子。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效益开始逐年下降,为改变现状,村“两委”下定决心,决定转型设施农业,瞄准经济价值更高的葡萄种植。

“以前,我们走种地的老路子,挣不到什么钱。后来,在村‘两委’的带动下,村里请来专家指导,确定了因地制宜发展葡萄等水果种植的思路,从巨峰葡萄到摩尔多瓦、巨玫瑰等新品种葡萄,再拓展到特色果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壮大合作社实力,还建成了生态园,我们老百姓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灰锅口村村民张金龙感慨地说。

为了更好地推动发展,灰锅口村成立了占地500亩的金锅生态园,联合科研院所引进摩尔多瓦、巨玫瑰、扎娜等10余个新品种,并推行标准化种植。同时,合作社统一指导农户施用有机肥、采用物理防虫技术,葡萄甜度提升20%,亩均收益突破3万元。如今,全村2700亩耕地中,1800余亩建成温室大棚,葡萄年产值超亿元。金锅生态园已经成为集示范推广、科普培训、试验研发、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基地,每到果蔬丰收的季节,前来采摘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

但随着种植户增多,葡萄产量增大,价格却逐年走低。难题,再一次摆在灰锅口村面前。村委会开始到山东等地考察学习,请农科专家对土地进行科学规划,最终确定了发展温室葡萄和水果、树间套种蔬菜的现代设施农业新思路。此外,该村创新推出“四季采摘”模式,在大棚内套种香菜、茴香、小油菜等作物,并配套建设观光采摘区。天津昽森家庭农场负责人王秋祥介绍:“游客既能摘葡萄,还能体验农耕文化,临走带几箱礼盒装鲜果,形成了‘产销游’闭环。”该村通过举办“葡萄文化节”“桃花艺术节”等活动,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文旅收入占比逐年攀升。

拿王秋祥来说,他不仅是灰锅口村党总支委员,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天津昽森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前,王秋祥就跟着父母种大棚葡萄,靠着勤奋和聪明迅速成为村里的致富能人。在王秋祥的带领下,天津昽森家庭农场成为国家桃体系天津试验示范基地,昽森桃也成为了武清桃产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农场成功注册了“灰锅口”“小猴摘摘”“昽森”牌商标,桃和葡萄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25年3月,昽森家庭农场被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天津市商务局等部门评为放心消费示范企业。

就这样,灰锅口村走上了发展设施农业的崭新道路,村里的葡萄、桃依托电商平台开始销往全国,村民的收入也随之稳步提升。昽森家庭农场先后培育瑞蟠101、中油蟠9等46个桃树品种,挂果期从4月延续至10月,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我们的桃子不用农药,靠精准控温控湿,口感比蜜甜!”王秋祥自豪地说。

产业强镇持续“赋能”

近年来,梅厂镇依托产业强镇项目,围绕金锅生态园发展现状,投资876.66万元,对天津市曙春蔬果专业合作社内的78栋节能日光温室保温墙、保温被、卷帘机及遮阳保温系统等进行提升改造;投资856.57万元,对合作社智能冷库和金锅生态园内14栋别墅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金锅生态园硬件设施水平,助力园区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同时,实施昽森家庭农场种苗培育技术提升与推广工程,建成温室13个、果蔬廊架400米、混凝土道路640米,购置生产设备2台,改造水肥一体化系统,进一步提升农场生产效能。此外,积极促成农场与北京果树研究所、昌黎果树研究所、郑州果树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开展合作,引进全新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理念,有效提升蟠桃产品质量。目前,农场共有优良鲜桃品种70余种,亩均单产达到5000斤,商品果率超过80%,栽培效益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技术推广等方式,有效推动周边南任庄、王唐庄、小侯庄等村庄桃业发展,带动周边就业180余人,人均月收入增加1000元。

2024年,昽森家庭农场结合武清区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投资300余万元完成运河周边600亩桃园种植管理,引入新品种20余个,带动就业50余人,推动特色农产品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同时,强化产品深加工,投资近600万元引进果酒、冻干等食品加工设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持续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成立京津冀桃体系专家工作站,不断丰富果品种类,提高育果技术水平。

漫步在灰锅口村,不禁感叹这个村“低调奢华有内涵”:每户一栋别墅,面积200多平方米;村内3个主题公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图书室、卫生服务站、学校一应俱全,还建起了一个养老院,65岁以上老人免费入住……“寻诗何必去远方,来我们灰锅口看看!这里民风淳朴,酝酿着更多诗意和温情,也孕育出各有特色的民俗风情。”梅厂镇党委书记郭金勇说。

从“借粮度日”到“户均别墅”,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灰锅口村的振兴之路是产业升级、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生动实践。这里,葡萄架下藏着科技密码,合作社内绽放创新活力,养老院里流淌着温情暖意。正如这里的村民们所言:“赶上了好政策,日子比蜜还甜!”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灰锅口村正以“金锅”之名,续写着新时代的田园诗篇。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热点新闻

  • 静海区刘家河村蒲公英产业路在何方
  • 科技赋能承文脉 津门故事绽新颜(图)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侧记
  • 让“津味儿”持续破圈
  •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 | 事关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国务院有新部署
  • 新手指南
    免费注册
    客服中心
  • 商户合作
    旗舰店申请
    广告合作
  • 用户帮助
    服务协议
    退款承诺
  •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 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河南新农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豫ICP备14004304号
当当网 | 苏宁 | 梦芭莎 | 红孩子 | 亚马逊 | 财付通 | 快递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