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林护林干巴菌成亮丽名片
过去,小哨社区时有野火、砍伐树木的情况发生。为改变这种状况,多年来,在狗街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小哨社区十分注重森林防火和森林植被保护,社区书记亲自带领护林防火巡逻队伍进行巡查,并根据巡查情况进行防火护林难点分析,制定预防对策。
制定严格的村规民约,防火护林从难到易。对野外用火、砍伐树木等,实行“零容忍”的惩罚制度。把《野外取火用火防火的相关规定》写入村规民约,提倡护林防火,人人有责。一旦发现野外火源,村民要设法在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接到火警要在最快时间内号召广大群众赶赴现场扑火。村民野外用火发生火灾损失的,除应赔偿由此带来的一切经济损失外,还将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凡擅自盗伐集体和个人林木者,视其情节轻重,罚被盗伐林木价值的2至5倍;夜间盗伐林木者,加倍处罚。慢慢地,村民们严格遵守村规民约,主动爱林护林的氛围日益浓厚。近4年来,辖区内未发生一起火情。
由于森林植被保护得好,海拔适宜,土地资源肥沃,水质较好,小哨社区干巴菌口感、品质较好,产量大,是全省最大的干巴菌产地,去年产量达11吨多。干巴菌已成为小哨社区的一张亮丽名片,深受各地游客青睐。
“包山拾菌”“产改”走出新路
雨后,林草芳香,菌丫破土。“包山拾菌”的村民刘自明知道干巴菌又要长大了,朝着有些湿滑的新村山坡走去。刘自明已“包山拾菌”20多年,包山费从最初的每年几千元到如今的20多万元。目前,他包山面积达500亩,还开办起农家乐。
小哨是一个彝汉混居的社区,耕地面积只有2112亩,群众世代以种玉米、养牲口为主要收入来源,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村。1994年,为了让“沉睡山林”变成村民的“摇钱山林”,小哨社区开始实行“包山拾菌”的办法。近年来随着干巴菌价格的不断上涨,包山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然而在承包中,存在争议山林资源长期搁置、违规承包山林经营权等情况,难以保证村集体和村民的收益。2017年,宜良县狗街镇借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小哨为典型,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产改”新路子。
狗街镇以“引”为方式、以“导”为方向,帮助小哨社区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按照“四议两公开”原则,组织村民就“盘活农村闲置资源”问题开展“一事一议”。通过充分讨论、民主商议后,小哨社区以大狗黑底村、上白水田村、黄泥田村小组集体经济遗留问题为突破口,把长期搁置的争议山林资源进行“重新洗牌”、违规的山林承包经营权收回集体,并将山林承包经营权重新出售。黄泥田村小组收回北坡山集体山林承包经营权后向社会公开招标,最终以每年45900元的租金出租,仅一年就为村集体获利13770元。
“过去包山千亩要请30人来看山护林,现在一个人都不用请。”这是“产改”带来的最大效应,保护山林成了村民的自觉自愿行为。
“小哨社区一共384户1400多人,是靠山吃山的典型,每年6月至10月是‘包山拾菌’的日子,2万多亩产菌的集体山林承包出去,去年就获得承包款420多万元,按村集体规定,除20%留村集体外,都分红给了村民。”小哨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张汉武说。因参股而得实惠的大狗黑底村村民路树充,最近每天都十分忙碌,一是到山林巡视菌窝,二是当好护林员。他笑着说:“去年得到分红5000多元。今年菌子季节来了,我要好好保护山林,争取多分红。”
以节搭台发展乡村旅游
今年的火把节也是小哨社区第十届干巴菌节,人潮拥挤,比往年更甚。在干巴菌义卖现场,一朵250克“干巴菌王”卖出了2.2万元。
“以节引路,以节会友”,小哨社区已成功举办了16届彝族火把节和10届干巴菌节。以举办“干巴菌节”为载体,小哨社区干巴菌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前来观光品菌。
“以节搭台,搞好生态民俗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狗街镇党委书记郭晋林说。
据社区会计李晏平介绍,小哨生态旅游的特色是“山上有林子,山中有菌子,山间有塘子,山沟有谷子,村中有游子”,“春赏花、夏拾菌、秋尝果、冬吃杀猪饭”,一年四季均有不同体验。
近年来,小哨社区着力谋划和实施“滇中菌王,彝乡氧吧”的乡村旅游发展目标,通过依山就势的村寨规划,大力推进生态民俗特色旅游建设,以农带旅、以旅兴农。目前,小哨生态村建有游客服务中心、欢乐广场、篝火广场、停车场、公厕等旅游配套设施,27户接待农户、农家饭,可供3000人就餐,并提供60个床位住宿,8个自然村山上均有各类菌子供游客采摘。
在社区的打造下,游客中心还建有村文艺演出队伍,邀请专业舞蹈老师排练《小哨美景》《大家一起跳》等60多个特色演出节目为游客表演。
同时,积极引导群众种植“四季桃子”,300亩冬桃基地让小哨社区成为了一年四季均有成熟桃子的地区。这两天小哨除了干巴菌受欢迎,当地水蜜桃也被过往游客抢购。
据不完全统计,小哨地区的干巴菌市场交易价每斤均高于其他地区200元至300元。自2003年,小哨生态村年平均接待游客近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50余万元;2003年至2019年,小哨人均年纯收入从2400元增至18800余元。
目前,狗街镇在成功开发以小哨野生菌为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建成小哨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社区还着力打造2万亩林下经济、干巴菌示范片区。
山绿了,菌好了,村民富了,乡村旅游也发展起来了。小哨名声远播,还得到各级政府的一致肯定。2017年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近3年来,昆明市只有两家获此殊荣。今年干巴菌节上,小哨社区又获殊荣,被宜良县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本报记者熊明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