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水利部召开“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介绍,今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7月16日至8月15日),我国暴雨洪水散发并发、极端性强、致灾性高,全国33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7条河流超保,22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滦河、太湖各发生1次编号洪水;黄淮、江淮部分地区一度出现旱情。
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水利部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确保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确保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的目标,全面启动防汛关键期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各级水利部门凝心聚力、协同作战,先后成功抵御多轮台风暴雨洪水侵袭,高效处置各类突发险情,最大程度降低了洪涝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七下八上”期间,水利部坚持部长“周会商+场次洪水会商”机制,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先后8次主持会商,针对性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御及应急抢险救援支持工作;强化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充分发挥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和数字孪生水利体系作用,全国各级水文部门滚动开展1502条河流洪水预报17.1万站次,发布洪水预警543次;水利部及时启动洪水防御Ⅲ级应急响应3次、Ⅳ级应急响应12次,强化落实与响应等级匹配的各项防御措施,先后派出37个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系统、科学、安全、精准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全国七大流域1388座(次)大中型水库投入调度运用,共拦蓄洪水146.5亿立方米,取得显著防洪减灾效益;突出重点、全程应对,有效防御台风“韦帕”“竹节草”“杨柳”及残余环流带来的暴雨洪水;紧盯山洪灾害风险,各地水利部门共发布县级山洪灾害预警7.5万次,分别向相关防汛责任人、社会公众发送预警短信3142.11万条和7.55亿条,地方政府提前组织危险区群众77.17万人次转移避险;加强部门联动和京津冀区域协同,科学调度、有序应对海河“25·7”区域性大洪水,保障下游北京、河北、天津沿岸地区防洪安全;甘肃榆中等地重大洪涝灾害发生后,迅速启动水利部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全力做好地方抢险救援水利支持;坚持旱涝同防同治,加强长江、黄河等流域骨干水库和跨流域引调水工程抗旱调度,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抗旱主力军作用,保障秋粮作物灌溉用水。
当前,我国仍处于主汛期,极端突发事件仍有可能发生。水利部信息中心主任付静在谈及“七下八上”之后全国雨水情形势时介绍,预计8月下旬,东北、华北、西北东部、西南东北部和南部、华南、江南南部等地降水将偏多,其中东北大部、华北东部、西北东北部、华南大部、西南南部等地将偏多3~6成。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可能将有1~2台风生成,其中有1个影响或登陆我国。展望9月份,东北南部、华北、西北东部、黄淮北部、西南南部、江南南部、华南等地降水将偏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将有10~11个台风生成,接近常年同期(10.7个),其中有2~3个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
受其影响,黄河中游及支流汾河、渭河、伊洛河、沁河,海河流域漳卫河、子牙河,松辽流域松花江、嫩江、辽河,长江上游嘉陵江、岷沱江,珠江流域北江、韩江,东南、华南沿海诸河等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