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益农社 切换
登录
  • 服务商申请
  • 益农社申请
  • 旗舰店申请
| 免费注册 |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大数据
  • 天津市
    • 综合数据
    • 公益便民
  • 市辖区
    • 蓟州区
    • 宝坻区
    • 武清区
    • 宁河区
    • 静海区
    • 滨海新区
    • 东丽区
    • 津南区
    • 西青区
    • 北辰区
| 大数据平台 | 管理平台 | 手机客户端下载
  • 首页
  • 综合信息
    资讯信息 通知公告 全国联播 村站资讯
  • 公益服务
    天津网上办事大厅 12316服务 法律快车 天津气象
  • 便民服务
    手机充值 生活缴费 快递查询 违章查询 医院挂号 飞机票 火车票 酒店预订 土地流转 供求信息 金融服务 招聘服务
  • 电子商务
    旗舰店 农产品商城 农资商城 区域电商 生活商城 出村优品
  • 培训服务
    益农社培训 农业技术 天津农业科技 手机应用服务 农业远程教育
  • 乡村旅游
    精品线路 农庄园区 乐在农家 精品民宿 津门百科
  • 专题专栏
    龙头企业 农业部定点市场 市场行情 津农精品 农资店铺 农机购置补贴 国际茶日 溯源产品 物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信息 >> 新闻资讯 >> 资讯信息 >> 详情

“控-减-用”组合拳助力农业绿色转型

发布时间:2025-05-12 总浏览量:39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4月28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牵头,在天津市武清区天民蔬菜基地举办“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田氮素地下淋溶自动监测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区现场观摩会。项目聚焦当前我国农业氮素淋溶污染问题,现场引发多位专家热议,充分展示了“高产”与“环保”融合的中国式解决方案。

项目团队聚焦施肥过量、灌水不当、尾菜处理等长期困扰集约化蔬菜生产的关键难题,创新构建“三大技术组合拳”:一是智能水肥调控系统,融合氮素光学传感器与作物营养诊断模型,精准匹配作物需肥需水,实现肥水高效利用与污染源头控制;二是碳材料靶向阻控技术,利用生物炭、腐殖酸等碳材料构建“海绵耕层”,拦截淋溶氮素,提升土壤持水保肥能力;三是尾菜基质化与肥料化循环技术,将尾菜、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转化为高活性栽培基质和液体有机肥,实现“废弃物减量—氮素再利用—耕地增质”的良性循环。

该模式在番茄、黄瓜等设施蔬菜中开展系统试验示范,实测数据显示:氮肥投入量减少30%以上,氮素淋失削减56.9%—78.7%,氨挥发量下降35%;同时蔬菜增产超过2000公斤/公顷,耕层土壤有机质显著提升,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此次现场观摩重点展示了多项核心技术装备与平台系统,包括:氮素光学传感器、农田氮素淋溶水质水量一体化自动监测装备、“农田氮素淋溶预测预警平台”等,涵盖了从氮素监测、预警、阻控到再利用的全过程。设备能够实时获取包气带氮素迁移规律,提升氮素淋溶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能力。

自2025年起,该技术模式将在华北、西北、东北等氮素淋溶高风险区推广,预计覆盖面积超万亩,每年可减少氮肥淋失数十吨。多位行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农田地块”的快速转化,标志着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已步入“技术红利”释放期,为全球集约化农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范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热点新闻

  • 粮食安全 | 四部门联合印发汛期农业防灾减灾预案 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
  • “控-减-用”组合拳助力农业绿色转型
  • 宁河20万亩水稻插秧进行中
  • “流量”变“增量” 站产城“融”起来
  • 新手指南
    免费注册
    客服中心
  • 商户合作
    旗舰店申请
    广告合作
  • 用户帮助
    服务协议
    退款承诺
  •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 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河南新农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豫ICP备14004304号
当当网 | 苏宁 | 梦芭莎 | 红孩子 | 亚马逊 | 财付通 | 快递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