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区下营镇初级中学的教室和楼道,如今已是汛情之下的临时安置点,从28日凌晨开始,330多名村民和游客陆续从被困灾情点被送到这里安置。随着天气放晴,7月29日晚8点半,安置点所有人员已全部撤离返家。
“昨天下午虽然水退了些,但路上还是很多积水,家里也都泡水不能住了。村里安排大车把我们一家子都拉到安置点来了,昨晚就住在这,跟村里好多人在一起,心里也不那么怕了。”昨天上午9点左右,下营村村民刘学冬坐在安置点临时搭建的铁架木板床上对记者说,“昨天下午四五点到达安置点,工作人员给我们四口人安排了住宿的地方,一家人都在一起。因为事发突然,我们啥也没带,到这里都给安排好了,你看这床、褥子、被子还有吃喝,啥都有,好多乡亲也都在这,一家子一家子地住着,跟村里的感觉一样,感觉特别踏实。”
“28日凌晨5点左右,雨势加大,泃河上游洪峰逼近,下营镇的汛情已经迫在眉睫,镇政府立即分拨出人员设立汛期村民安置点。”在下营镇初级中学的楼道里,负责安置点相关组织工作的蓟州区下营镇人大副主任赵建忠刚刚与村民进行沟通,了解到一些村民关心的问题并安排解决。说到安置点的情况,赵建忠说:“结合下营镇的村民情况和这所学校的实际状况,这个安置点设计容量为500人。昨天凌晨5点多确定设置安置点后,应急局调拨的相应物资迅速到位,所有工作人员立即开始运输物资、收拾教室、搭建床铺、铺设床上用品、搬运食水物资、急救物资等等,上午8点就迎来了第一批入住的安置人员——12位来自滨海新区的度假游客。”
“28日一整天,随着救援工作的开展,不断有被困群众被送往安置点。直到29日凌晨3点多,最后一批被营救的被困人员抵达安置点,这里共接纳了被困群众330多人,其中有近80人为来蓟游客。28日中午之前,安置点的外地游客全部返回家乡。”赵建忠说,随着29日天气放晴,安置点众人开始陆续撤离:“当地村民从29日上午开始到自家查看情况,住房可以居住的村民回到家中,另一些居民联系了亲友家,也陆续撤离安置点。”
29日下午5点22分,蓟州区下营镇初级中学安置点仅剩不到20位村民尚未撤离。下营村村民付金英正在跟80多岁的老母亲商量当晚的居住问题。付金英对记者说:“家里地势低,门前的路一直不好,去年也被淹过,这两天大雨一下,门口黄土坝都被冲垮了,好不容易把一家八口人都送到安置点,今天放晴回家看了看,收拾一下可以住,但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老母亲,80多岁行动不方便,万一过几天再有雨情,担心她老人家跑不动,可让她自己住这里(安置点)我们又不放心。最后一家人商量,还是先把老人接回家,随时关注天气,有情况提前再往这里送。毕竟这安置点给大家伙准备得挺充分,这就是我们老百姓的底气,今年夏天再有啥情况我们也不怕了!”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